做兴化有深度的论坛

兴化市民论坛---有深度、有温度、有热度的论坛!

搜索
查看: 16262|回复: 0

[水乡风情] 沙沟老行当系列——瓦匠

 关闭 [复制链接]

1245

主题

1277

帖子

5182

积分

审核员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发表于 2020-4-27 20:47:01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常州
旧时沙沟的房屋都是青砖黛瓦的民居。从古镇前街、后街、姜家巷到赵家巷、益民巷现存的古民居群,我们可以看到沙沟古民居的建筑特色,那一行行青灰缝口,那一处处精美的灰雕,无不显出沙沟历代瓦匠的高超技术和工艺水平。
盖房离不开瓦木匠,一幢房屋中瓦工的活远远多于木匠的活。瓦匠的工具相对木匠简单得多,一只灰舀内插着一把瓦刀一把泥皮,就可干活了。
瓦匠造房的基本工序就是做基础、砌墙、盖瓦、粉饰,刷墙、铺地。做基础,在沙沟瓦匠嘴内叫做“打跟脚”。主家选定黄道吉日后,要请瓦木匠作头吃茶。吃茶后,主家点烛燃香敬菩萨,一套仪式过后,瓦匠作头放样。作头是手艺顶尖的高手,手下有一班瓦匠跟着他做活。样放好后由小工破土挖槽,土槽挖好后,将碎砖倒入槽中,接下来开始夯实地基。原始的夯主体是由1米多高,30公分见方的榆木段做成,上下方分别用厚铁板做成包箍,上方面包箍上四角有环,用于系麻绳。上方包箍上有两个铁把手。打夯时,二位有经验的夯手手持铁把手站在槽中,地面上拉绳索的少则四人多则八人。只听见夯手一声“抬起来哟,哎嗨哟”,众人跟着高喊“嗨哟”,继而拉起绳索,将夯高高举起,然后重重地落下。地面上的人只管一上一下拉绳索,两位夯手则是掌握着夯落下去的位置。就这样围着基脚慢慢一转,将地基夯实。夯手在打夯过程中是领号人,他一边扶夯,一边变换着喊出各种吉祥语,众人跟着附和,喊起一条声,气氛热烈,场面喧闹,引来邻居行人驻足观望。砌墙是瓦工的基本功,当代的瓦匠砌墙,砌的是95砖、多孔砖,速度快工效高,而旧时瓦匠是用小青砖砌成清水墙,俗称“小刀灰”,砌这种墙要求高,工效甚低。据说,沙沟赵大房的主人赵幼鸿,财大气粗,当初在建房时用大锅熬糯米粥,掺入青灰中,砌成的墙牢固结实,他关照砌墙师傅,每人每天只准砌三层砖,多一砖都要扒掉,但工钱照付,但要求砌的墙不但横平竖直,还要灰口大小一致,线条笔直不弯曲。早期砌墙的青灰非常讲究,取灰的方式也比较特别。过去的澡堂都用柴草作燃料,每个澡堂都有个大草堆,选用草堆的下脚草,经大灶燃烧后带火取出,用水浇灭,晒干后再用石磙碾成细末,用这种草灰再和石灰膏混合搅拌成砌墙的青灰膏,这种青灰膏砌墙粘性大且流性好。但由于这种青灰工序复杂,后来瓦匠们改用米厂的大糠灰碾压拌灰,再后来还用染坊的大蓝染料下脚水直接与石灰膏搅拌成青灰膏。
旧时沙沟不产青砖小瓦,直到大跃进年代,沙沟成立了社会福利砖瓦厂,才在镇东北河垛上建了三座砖窑,生产红砖和青砖。在这之前,镇上很长一段时间内缺少建筑材料,瓦匠们做的都是些修修补补,拆旧房建新房的活计。有两种墙的砌法是沙沟瓦匠的拿手好戏,一是“填旱”墙。表墙用整齐的小青砖砌,里墙用大半节砖砌,中间空心处,用碎砖填实,美其名曰:“填旱”。另一种就是砌“碎砖墙”。不管多碎三头不角的砖头,沙沟的老瓦匠们总能砌得横平竖直,为了保证墙体结实不倒蹋,每砌到一定的高度,再砌上一层整齐的砖,叫做打“腰箍”。这两种砌墙技法令外地瓦匠望尘莫及,佩服得五体投地。像于洪喜,于炳才、于炳江等已故瓦匠,都是砌这类墙的高手。
沙沟瓦匠高手还有两手绝技,一是做瓦脊,二是砌土灶。
瓦脊是一座新房的冠顶,房屋的气派华贵就体现在瓦脊上。沙沟瓦匠称做瓦脊为“做大脊”。大脊做成功,房屋就算落成了。沙沟民居的瓦脊与外地不同,有自已的地方特式。大致分为三种,一种是筒瓦盖的脊叫筒瓦脊。另一种是一层小青砖一层旺砖叫草脊,还有一种二层砖头二层旺砖砌的叫旱脊。筒瓦脊脊头伸出去,酷似飞鹤。草脊脊头两头翘起,饰以卷枝吉祥草纹。旱脊脊头用旺砖砌形似回纹的图案。大脊中央图案有麒麟送子,南山寿星、暗八仙、喜鹊登梅等等。过去每户居民家都有几眼小砖灶,用于烧饭做菜。家用砖灶一般是两眼,多眼的就是大户人家或者食堂的大灶了。这些砖灶都出自沙沟瓦匠之手。民间有评价,能制灶的瓦匠都是巧手,能支好灶的瓦匠才是高手。砖灶的好丑一是出烟拔风,省柴草且火力大。二是砖灶外形飘逸好看。沙沟瓦匠中灶支得好的老一辈数周树茂,后来者为于炳年、赵小怀。大跃进中的1958年,兴化县政府在四牌楼以西的马路边建筑一幢砖瓦结构的五层大楼,调集了全兴化县的瓦木匠会战,一天砌一层楼,五天建成,此楼后来叫作“五日大楼”,是大跃进速度的样板建筑。当时,沙沟也去了一批瓦匠,由孙寿康带队。会战中,各地瓦匠相互打擂台,沙沟瓦匠砌墙砌墙速度快质量好,盖过了其他乡镇的瓦匠出了风头,令同行们即羡慕又妒忌。但不幸的是砌到第五层时,沙沟一名阮姓瓦匠不慎坠地身亡。
文化大革命中的1967年,镇党委和政府分工老复员军人颜玉生组建沙沟建筑站。经过他多日苦口婆心地做工作,终于将沙沟的瓦木匠和油漆匠全部组织起来,成立了沙沟历史上首个以瓦木匠为主体的建筑站。当时的瓦工负责人为李孝喜和于洪淦。建筑站成立后不久,承建最大的工程就是位于新大街的沙沟国营商店综合门市部,这是一幢进深14米,长度38米,檐高近6米的砖混结构房屋,房屋主面和立面都有大尺寸的水泥雨蓬悬空挑出。这对长期只能砌“三间一灶”民房的沙沟瓦木匠无疑是一次重大挑战。建筑站瓦工挑选了精兵强将,于氏瓦匠的传人于炳山勇敢站出来领作。他们成立了攻关小组,从识别建筑图纸到现浇混凝土构件,结合施工中边学边干,每道工序一丝不苟,最终在国庆前夕按期完工,其工程质量得到监理方和用户的一致认可。
旧时的瓦匠内部相互交流时一直延袭用隐语。隐语又叫“行语”,沙沟瓦匠叫作“哨语”。如收工叫作“启狗子”;吃饭叫“怀山”,喝酒叫作“怀摇”;一到十的数字哨语分别叫作“筹量、唐量、山现、竖其、妈量、摞量、曹量、品量、万量、筹筹”;连瓦匠本身名称也有哨语,叫作“乌佬”。这些业内哨语大约流传到二十世纪末,一班老瓦匠相继离世后,后辈的瓦匠们便不再使用了。进入新时代,随着改革开放的潮流,沙沟年轻的瓦匠们纷纷走出去,加入了全国建筑大军的行列。他们在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的同时,自身也得到提高。有的后来回乡创业成为建筑工程队的老板,亦有一部分留守在家中的瓦匠,参与了古镇的各类打造工程。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专业从事古民居修旧拾掇的熟练瓦匠日益减少,面临后继无人的局面。


作者简介:颜国强,网名“石梁芦苇”,古镇沙沟人。江苏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、江苏省漫画协会理事、泰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、兴化市作协兴化市历史学会会员。兴化蒋义海艺术馆《金沙沟》报副主编。热衷于文学、漫画创作。长期致力于地方史整理研究,编著有《沙沟民间传说故事》、精彩江苏三名丛书《沙沟》篇两书。文学、漫画作品散见于各地报刊。



微信图片_20200427204605.jpg
微信图片_20200427204609.jpg
微信图片_20200427204558.jpg
微信图片_20200427204612.jpg
微信图片_20200427204619.jpg
微信图片_20200427204616.jpg
微信图片_20200427204622.jpg
微信图片_20200427204628.jpg
微信图片_20200427204625.jpg
微信图片_20200427204632.jpg
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本论坛系信息发布平台,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
使用 高级模式(可批量传图、插入视频等)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Copyright © 2011-2014 兴化市民论坛---有深度,有温度、有热度的论坛! ()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()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